产品分类 / PRODUCT CATEGORY
设备租赁
会议策划
同声传译
手拉手
同声传译设备
无线导览
音响设备
会议签到器
新闻中心 / NEWS CENTER

昆明呈贡现代花灯剧首演

    昨天下午,在昆明市老干部活动中心,呈贡区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举办现代花灯剧《花乡追梦》首演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农民画首展活动。

    2008年,呈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 艺术花灯之乡和农民画之乡。在活动现场,绚丽的舞台、精彩的表演,历时2个小时的现代花灯剧《花乡追梦》以及40幅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时代风采的农民绘画 作品展,弘扬了传统民间文化艺术,展示呈贡新区群众创业创造精神,也为呈贡老百姓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。

    《花乡追梦》讲述失地农民外出租地创业

    2003年,呈贡作为现代新昆明建设的先行区 和示范区率先启动建设,近10万农民为此失去了祖辈耕种的土地。为了让农民失地不失业,呈贡采取多种措施,保障农民就业和生活。截至目前,呈贡区财政累计 投入1亿多元,扶持20502人次外出租地,呈贡失地农民的足迹遍布云南各州市以及部分省外地区,累计租地16万多亩,其中,连片租地大规模达480 亩。

    今年3月中旬,呈贡区老年大学校长、老年大学 艺术团团长张宝华萌生了以反映失地农民外出租地为背景的花灯剧《花乡追梦》的设想。3月下旬至4月中旬,创作组到外出租地农民较多的嵩明、晋宁、寻甸、陆 良等县进村入户,深入田间地头,实地了解情况、收集资料、体验生活。创作过程中,创作组反复讨论修改提纲,听取租地农民代表的意见。

    经过几次反复大修改,5月底,《花乡追梦》的送审稿出炉,随后,创作组开始音乐设计,7月底,成立了导演组,确定了演员。8月4日至29日,呈贡区老年大学艺术团利用学校放假的20多天时间,每天上午、下午、晚上日夜加班排练。

    昨天下午,精心排练了20多天的《花乡追梦》在绚丽的舞台上呈现,赢得观众阵阵掌声和喝彩。

    呈贡花灯是呈贡人的传统民间文化。《花乡追 梦》总共七场,演出历时2个小时,以呈贡区外出租地党员群众为创作原型,讲述了花乡农民田育光和兄弟到外县租地种菜、种花的故事,生动再现了新区人民支持 新区建设、追求幸福生活的丰富实践,热情讴歌了勤劳朴实的新区人民的创业创新精神,集中展示了新区广大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新风貌新气象。故事中,田育 光和兄弟来到彝汉杂居的白龙村租地种菜、种花,遇到个别村民不遵守合同,违约涨地租,一言不合拆毁了他们的大棚。家中老母和11岁的小女儿希望田育光回 家,田育光虽心有纠结,但为了创业发展的梦想,仍然坚持留在白龙村,并让老母女儿放心,有党和政府的支持,身为党员的他决不退缩;田育光满怀信念,在白龙 村支部书记美伊的帮助下巧妙地化解了矛盾,与当地村民合作办起了农工商光明合作社,走向幸福的康庄大道。

    此次画展由17位呈贡农民画家创作

    昨天的教育实践活动现场,40幅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时代风采的农民绘画作品展,也吸引了人们的眼球。

    有描写新区建设发展的,有抒写新区人民幸福生 活的,也有反映失地农民外出租地种花种菜的,还有谱写新区美好未来的。40幅作品色彩绚丽大胆、内容丰富,从特定的审美视角勾勒出新区践行群众路线、保障 民生谋求跨越发展的艰辛探索和实践,描绘了新区经济、政治、文化、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。

    农民画是现代民间绘画,作者为地道的农民,题 材多反映农村生活场景。从上世纪80年代初,在昆明地区,呈贡、官渡和晋宁都有一定群众基础。从1983年开始,呈贡文化部门每年都组织农民画家,并开设 培训学习班进行学习交流,举办各种专题画展等,同时,还积极搭建各种平台,将农民画推向外界。呈贡的农民画家从初的20多人,发展到现在40多人,其中 骨干就有20多人,年轻的画家才20多岁,年纪大的有50多岁。

    近几年来,呈贡农民画逐渐为外界知晓,除了屡屡在国内的大型画展上获奖无数,1993年和2008年,呈贡县两次被命名为“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”。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这一传统民间艺术和文化,呈贡文化部门正在探索呈贡农民画的发展新路子。

    此次画展,是由17位呈贡农民画家创作,其创作的主题和内容都源自真实的生活。据介绍,17位画家大都是外出租地种菜种花的失地农民,这40幅画作,是他们利用闲暇时间创作完成的。昨天,好几位农民画家因身在外地,没办法赶回呈贡参加画展。

昆明同传设备 联系人:吴先生 联系电话:13810924440

  版权所有 2003-2018 百睿德文化传播有限企业 ICP备11014461号-10 昆明同声传译设备|昆明同传设备|昆明表决器|昆明投票器  

皖公网安备 34020702000043号